[作者] 思政处 [来源]教育厅[发布时间] 2012-03-09
2004年9月,长江职业学院党委针对新的形势,决定用雷锋精神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助人为乐品质、吃苦耐劳精神、勤俭节约意识。学校从大学新生军训中精心挑选表现优秀的学生组建“大学生雷锋连”,利用课余开展集训、志愿服务、奉献爱心、社会实践等活动,训练期间采用军事化管理。
“大学生雷锋连”队员入队后必经四个阶段训练:第一个阶段即学会做人,与他人和睦相处,合作共事;第二个阶段是学会求知、学会创造;第三个阶段是陶冶情操,注重品德修养;第四个阶段是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坚定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八年来,共有4000多名大学生雷锋活跃校园内外,参加各类志愿服务达200000多人次, 为灾区、特困学生开展各类募捐10000多人次,义务献血6000余人次。“大学生雷锋连”在学生成人成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做理想信念坚定、知识本领过硬的标杆。“大学生雷锋连”根据不同阶段,开展从文明修身教育到“感动、励志、行动”教育,再到“责任、使命”教育等各种主题活动,引导团队树立远大理想,在奉献与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成为学校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示范教育基地。八年来,“大学生雷锋连”坚持每天早上出操,晚上集训。连队实行学习成绩公示制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学习成绩不及格的队员要求离队补习,学习成绩跟上来后才可归队。近几年,“大学生雷锋连”一批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与此同时,大学生通过学雷锋活动,养成了刻苦用心、追求上进、待人礼貌、处事守纪、责任感强、团队合作意识强、不计较利益得失的综合素质,成为“大学生雷锋连”适应从业竞争的优势,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多年来,“大学生雷锋连”成员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抢订一空。杭州一家企业三年来均提前一年预订“大学生雷锋连”毕业生。今年春节后,连队大二学生就已预订完毕。
二是做投身社会实践、奉献服务助人的模范。“大学生雷锋连”坚持开展以“服务社会,真情促和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从2006年起,“大学生雷锋连”成立支教小分队,为学校周围的农民工子女义务上课,并在学校募捐书本、文具,2011年底为打工子弟学校募捐建成了小型图书室。六年来届届传承接力从未间断过,累计支教1万多课时。“大学生雷锋连”重视养成“一块砖”的普通劳动者精神。校园内,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大学生雷锋。八年来,学校的卫生监督、文明劝导等岗位,大多由“大学生雷锋连”的成员值守。2010年夏天,武汉突降暴雨,由于下水道瞬间堵塞,学校图书馆一楼进水,几万册图书即将遭到水淹,抢救图书的电话打到了“大学生雷锋连”,连队接到命令后,20余名队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现场。当时图书馆一楼的水已经齐腰深了,队员们毫不犹豫地冲进水中与学校职工一起紧张地转运图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将受到渍水威胁的图书全部安全转移。
三是做自我教育管理、勤俭节约吃苦的表率。学校充分利用“大学生雷锋连”的优势,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方面发挥作用。2008年以前,“大学生雷锋连”承担全校三分之一的军训工作,担任辅助教官,2009年至今,承担学校全部的新生军训工作。大学生雷锋教官既进行军事训练,又教授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做一名优秀学生。在长江职业学院,“大学生雷锋连”也因此被师生们称赞为“校园特种兵”,校内外的重大活动、都活跃着队员们矫健的身影。因为他们能吃苦、守纪律、负责任、重细节。“大学生雷锋连”若缺少活动经费,从不向学校伸手,他们利用课余拾废旧,通过勤工俭学活动积累团队经费。同时厉行节约,挤出部分经费帮助困难学生。
长江职业学院“大学生雷锋连”在校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和良好效应。每年,长江职院新生要求加入大学生雷锋连的大学生达600多人,经过严格考核选拔300人左右,团队人数常年维持在500人左右。八年来,4000多名大学生雷锋走向社会,成为单位骨干或自主创业老板。2009年,湖北省省直团工委授予大学生雷锋连“青年文明号”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