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民心、访民情、解民困
经管院党总支下乡帮扶活动掠影
为进一步深刻认识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重大意义,推进我院争先创优活动的深入开展,5月13日,在校党委的带领下,经管院一行五人参与了校党委组织的以“贴民心、访民情、解民困”为主题的帮困扶贫活动。
本次扶贫活动的地点位于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车行约三小时左右抵达大悟县芳畈镇,向镇东南方向沿公路行进约5公里,便到了久负盛名的白果树湾。说久负盛名,是因为抗战时期,以白果树湾为中心的鄂豫皖边区曾是全国著名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996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新四军五师旧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是全市唯一一家);现在,在旧址的旁边,又建起了庄重而肃穆的新四军五师纪念馆。地处穷乡僻壤的小小白果树湾,已跻身于全国红色旅游百强。我院帮扶的对象——89岁高龄的老红军汪兆慧,便住在这里。
在院党委冯美德书记的带领下,我院四名年轻党员跟随校党总支怀着无尚的敬意和激动心情,带着慰问金1000余元和大米、牛奶、收录机、电扇等慰问品,来到了英雄的家里。老红军为革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也献出了自己的左臂,而受当地环境和经济影响,如今他仍过着清苦的生活,我们进入他家中的第一感觉便是“家徒四壁”,在他家里几乎没有看到一件像样的家具,一张老式书桌也掉了大半的漆,家中唯一的鲜亮来自厅堂里的毛主席画像,老一辈革命家对新中国的热爱可见一斑。在冯书记和老英雄的亲切交谈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留给后人们无比珍贵、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作为年轻党员的我们向老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的同时,也纷纷表示要传诵老英雄的革命事迹,以老前辈为榜样,继续发扬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爱国主义意志。
惜别老英雄后,我们来到当地的一所小学。当我们看到那些孩子时,都被深深的震撼了。我们的世界里,和他们同龄的孩子们穿着耐克阿迪,骑着山地车上学,坐在宽敞明亮地现代化数字教室上课,放学后会去吃麦当劳肯德基,回家可以上网玩电脑……,这些孩子却只能穿着千层底走着山路来这几间瓦房里上学,破旧的课桌椅、透风的门窗,课下也只能玩泥巴,捉迷藏,偏远的孩子们甚至就住在教室……。受到当地教师的鼓励,我们年轻教师与孩子们进行了亲密接触---上了一堂有意义的课。虽然这里的土地很贫瘠,可是孩子们的心灵并不贫瘠,相反那是一片片绿洲。通过与孩子们互动,孩子们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艰苦奋斗”的真正含义,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深深认识到了肩上社会责任之重。
本次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培养锻炼干部、向建党90周年献礼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活动时间虽短,但对青年党员们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并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具有极大地指导意义。
上图为经管党支部成员与校领导于新四军纪念馆前合影留恋
上图为经管院冯书记亲切慰问老红军
上图为经管院高琴老师在给当地孩子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