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到学校通知开课到现在,网上授课已经有整整三周了,每周16节课,两个课头,四个教学班级,从最初的压力山大,到现在逐渐能适应并适时做出教学调整,财经旅游学院梁贝妮老师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认知,大致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广泛收集教学资料。由于寒假人在外地,面对的第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缺乏教案教材等参考资料。针对教学资料不足,直播条件不足的情况,前期梁老师通过跟武汉同事沟通,跟专业圈里面其他学校教师交流联系,收集了相关课程的参考资料,进行逐一整理、消化和内化,并和自己既有的框架体系进行整合。
第二,采用师生能够接受的授课方式。尽管梁老师前期有过主持数字化课程和参与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经验,但是这次面对的授课挑战依然巨大,网上授课,究竟怎样上课效果最好?通过从网络上和实际中跟同行们交流,梁老师总结了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既有优质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答疑解惑和布置作业为辅。另外一种以直播为主,以作业布置为辅。梁老师所采用的方式是两者兼顾,具体采取哪一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定。以她自己主讲的两门课《沟通实务》和《员工关系管理》为例,基本采用资源库平台+直播的方式进行。前者是智慧职教+腾讯课堂,后者是优慕课+腾讯课堂,因为这个平台既能展示PPT,又能师生之间语音交流讨论,同时还有大学生们最喜欢的留言互动板,可以使在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在布置客观题时甚至能给学生发计时答题卡,同时后台秒出数据统计错误正确率,使老师对学生的痛点更容易把握。
第三,通过学习在线优质课教师的录播经验,学着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时长。超星上有的老师课程录播视频做得完整系统且精美。那么在给学生授课之前,梁老师也会有意识去观摩和学习这类型教师的授课视频。心得体会是这些老师在知识点的选取和讲解上一般是选取1-3个知识点,教师“唱独角戏”(主讲)时长不超过20分钟。这个给梁老师在授课内容和时长切分上带来一些启发,在线授课尤其直播课要少而精,节奏可以放慢一点,网上听课,尤其录播课,需要做笔记,才能更好理清思路,直播课要想“声如人心”,一定需要同学们的参与,所以其实问题讨论式授课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整节课以问题带入和解决,最终小结的方式达成教学目的。如果是传统讲授式,那么建议可以组织一到两次深入讨论。这样学生们在用手机听课时候感觉会积极性更高一些。
第四,复盘和小结。每一次课后迅速回顾一下自己这次课的优点和不足,同时通过和学习委员的沟通交流,收集同学们的反馈。不足之处,下次授课要立刻做出调整。
最后梁老师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了解授课对象的大致情况采取不同方式也很有必要,以本学期所授课的学生为例,人资工商专业学生思维较为活跃,课堂交流也比较踊跃主动,尤其19级人资学生,愿意“上台”发言的学生比较多。物联网专业1804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但是多数学生目前开口还比较“腼腆”(可能也有跟老师不太熟悉的原因在其中),所以师生交流会利用留言板和讨论区的功能。但无论何种形式的交流讨论,双方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对于学生的点评,教师依然要谨慎“下笔”,尽量以鼓励为主。
这一次的网课估计对所有老师来讲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尝试,相信未来社会的远程办公和教学会成为一种主要的形态。利用这个特殊时期,全力探索,努力改进,相信疫情后我们不单是完成了自己的课程教学,更多的是在进行真正混合式教学后丰富自己的教学体验,助力学生们更好成长!也帮助我们自己更好成长!